2023年3月“三会一课”主题方案参考

基础党建

一、支委会方案

(一)第一议题:

1.传达学习__近期重要讲话精神:_在学习贯彻_xx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_2022年12月15日在_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_: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_在___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_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中国_第__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备注:中国_第__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讨论了_受__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强调开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_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_决策部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加强组织领导,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本月将学习_二中全会、全国“两会”作为重点,一是深刻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拥护和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安排;二是以落实__对学雷锋活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重点,做好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三是组织召开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党员。

仅展示617字,全文共3606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创新赋能“三会一课”做法经验交流

党支部丰富“三会一课”形式和内容的安排和部署,立足我局工作实际,坚持实处着力、创新求活,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切入点,积极营造党内政治生活新常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23年2月份“三会一课”参考主题与内容(3篇)

支部委员要带头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就精神主旨开展讨论,统一思想认识,抓住核心要义,结合单位实际明确贯彻落实的重点,提出本单位贯彻落实的方案。第一议题学习中应有意识安排讨论环节,发言内容至少包含三方面。

2022年12月“三会一课”方案参考主题建议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宣传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是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会一课制度、计划及记录样本参考

“三会一课”制度是指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定期上党课的相关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最基本的制度, 是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主要途径。

2021年党支部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计划

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2021年党支部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计划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根据上级有关党建工作要求,结合本支部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最近上新
2025年全市残联系统工作会议讲话

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此,我代表市残联党组,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残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残疾人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结合全国、全省残联工作会议精神,就做好2025年全市残疾人工作,讲三点意见。

全区警示教育大会讲话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大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刚才,大家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片中的案例触目惊心,令人深思。特别是xx市工业园区xx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训尤为深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专项巡察营商环境工作谈话

全面清理整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收费。2、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违规开展的评比达标活动。依法保障企业自主加入和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的权利。3、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乡镇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经验材料

今年,作为x“三变”改革试点的x之一,x坚持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领,聚焦农村产业致富目标,在x村积极探索建立“五线谱”法,弹响“四项机制”曲,奏出“三变”新乐章。在村注册成立了x个种植专业合作社、x个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奠定了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稳定脱贫攻坚的改革基础,创出了一条“三变”改革助力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组织部长在2025年全市编办主任会议讲话

要对党忠诚老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领悟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和哲理,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机构编制事业发展的要求。要聚焦党的中心工作,以动态调整机构、编制、职责、职数为抓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保与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