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课:点燃“白求恩精神”的时代光芒
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等为内核的白求恩精神,一直以来都备受_人的推崇,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从医人员的指路明灯,还是每名_员永葆初心本色、坚定履行使命、矢志信仰追随的永恒坐标和动力源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种精神历经弥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学习和弘扬白求恩精神,成为我党赓续优良传统的需要,成为履行新时期职责使命的需要,成为永葆革命热情的需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一、白求恩精神的孕育形成
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两次参加世界大战,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救死扶伤,可残酷的斗争实践使他逐步认识到:只有消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除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白求恩精神在追求理想中扎根萌芽。白求恩自幼多才多艺,具有音乐和美术的才能,对解剖和骨骼结构颇有兴趣,在8岁时便宣布放弃原本的复名“亨利·诺尔曼”,而选择和祖父一样的“诺尔曼”,并将祖父的医生铭牌挂在自己卧室门口,表示继承祖父衣钵的决心。初中毕业后,他报考了当时并不出名的安大略欧文桑德专上学院学医。之后,他当过伐木工、小学代课老师、轮船锅炉工、消防员、餐厅侍应生和报社记者。最终,白求恩报考了多伦多大学胸外科专业,这正是老诺尔曼参与创建的学府。1935年8月,白求恩应邀赴前苏联出席世界生理学大会,第一次读到《_宣言》,他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被“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者联合起来”思想所深深震撼。共产主义理想拔开了白求恩的精神迷雾,促使他毅然加入了加拿大_。从此,白求恩全身心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往无前、至死不渝。白求恩精神正是在白求恩青年时期的经历,在对医学的热爱、对平等的追求和对病人的热诚中逐步孕育。
仅展示734字,全文共88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