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纪委书记在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思想交流会的发言
xx月xx日,我参加了xx县警示教育集中阅看会,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案例,让人深受震撼、倍感警醒。现结合个人思想和行动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以“案”为镜,剖析案例根源
这次集中阅看共xx个典型案例,涉及xx人,其中单位“一把手”xx人,国企xx人,学校校长xx人,其他都是单位副职或二级机构负责人,涉及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民政、文旅、教育和乡镇等各个行业部门和县乡领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这就警醒我们必须以案为鉴、深入反思。
一是党性修养缺失,思想防线失守。案例中的干部起初也能坚守原则,但在一次次“小恩小惠”的试探中逐渐放松警惕,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从最初的不适到慢慢适应,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反抗能力,说明了自身思想逐渐滑坡、自我约束的逐渐失守。如xxx,从干劲满满的青年干部成长为主要领导,随着职位的升迁其党性修养逐渐弱化,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诸脑后,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从收受小礼品到受贿巨额资金,看似“朋友间的馈赠不算啥”,实则背后都隐藏着请托办事、利益交换等腐败问题,“小缺口”酿成“大溃坝”。
二是纪法意识淡薄,行为边界模糊。权力失去约束,必然走向腐败。部分违纪违法案例暴露出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公私界限模糊,对纪律红线缺乏敬畏。如xxx在负责征地拆迁及项目综合服务协调期间安排项目负责人为其个人结清餐费,是典型的个人消费转移,以权谋私。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房屋建设、工程承包、征地协调提供帮助,实质是把权力当作交易变现的筹码,无视组织和廉洁纪律,背离了职业操守。
仅展示631字,全文共254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