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文写作的几种方法

文秘攻略

当今社会,信息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传播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如何有效传达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公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其信息沟通效果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采用实用的写作方法对于提高公文的信息沟通效果至关重要。合理使用写作方法,对于增强公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意义重大。

一、虚实结合法

(一)公文中的虚实写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讲究以虚促实,虚功实作,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必须将“虚”和“实”有机结合起来。所谓“虚”,主要是指导工作推进的各种思想、理念、宗旨、目标、要求或作者的观点、见解、感受、体会等,是难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抽象化、观念性内容,一般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所谓“实”,是指可闻、可触、可视、可听的事实情况、实际工作等,一般用记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虚实结合也是叙议结合,或者是议论和说明、记叙相结合。掌握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有利于把公文写得既有高度又有厚度,既有层次感又实在具体。例如,2021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指出,“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推行三科统编教材并达到全覆盖……”其中,“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方针政策,为虚写;“推行三科统编教材达到全覆盖”是具体实践,为实写。

(二)虚实结合法的写作技巧。运用虚实结合法,既要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表达的精准度。在叙述事实时,需要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第一,语言要严谨和规范。在写作公文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夸张或模糊的词语,而要力求准确地表达事实和观点。例如,对于某项政策的描述,应该使用具体的数据和案例,而不是空泛地描述。第二,逻辑要严密和连贯。例如,写一份报告,可以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清晰地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第三,修辞要得体和准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公文既不失严肃和庄重,又显得生动有趣。

仅展示827字,全文共3035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全市公文写作培训班开班式讲话

对公文写作的规范性、精准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日常工作中仍存在部分公文逻辑不清、格式不规范、内容空泛等问题,这些短板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可能造成政策执行偏差。此次举办培训班,目的是帮助大家系统提升公文写作能力,以“笔力”强“脑力”、促“行动力”。

公文写作授课讲稿:文稿服务要力戒五个问题,在五个字上下功夫

文稿服务,既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14种公文,也包括领导讲话、致辞、经验总结材料、感谢信等各类应用文体。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公文写作心得体会

从干部队伍建设要求领导干部“既要管业务又要抓队伍”,我总结“既要完成任务又要培养干部”。而公文写作是一个实现这两个工作目标很好的载体或抓手,它既是工作业务和成果的集中体现方式,又是锻炼干部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2024年国有企业党委办公室公文写作交流会讲话

进一步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提升办公室工作质量,更好地服务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刚才,几位同志就公文写作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就如何做好公文写作工作,谈几点意见。

2024年国有企业公文写作能力提升培训班辅导报告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作为文秘人员,实干首先表现为文风实。但文秘人员远离“实”的环境,修炼“实”功比一线干部要难。

最近上新
市政府党组专题研究领导班子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工作会议讲话

从总体上看,整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初显,但对照中央要求、省委期望和群众期盼,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深层次问题。下面,我结合某某实际和近期调研思考,讲五点意见。

派驻纪检组党课:借鉴巡视巡察经验提升派驻监督质效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派驻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在被监督单位的“探头”和“前哨”,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管党治党责任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能否持续巩固。

社区工作者违规吃喝问题研讨发言

通过对百度百科2025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案例的学习,我深受触动,也引发了我对于社区工作者如何坚守纪律底线、杜绝违规吃喝的深刻思考。下面,我结合这些案例,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访谈材料

近年来,xx镇党委着力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破题、深化、增效,运用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逐步探索形成了“xx”治理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5年上半年财政局纪检工作总结

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财政核心职能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扎实推进纪检各项工作,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