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选党支部委员主要程序及注意事项(附请示报告模板5份)

基础党建

增补选党支部委员,一般是换届改选后的支部委员会,由于委员工作变动或其他原因出现缺额,影响了党支部工作的正常开展。此时,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增补选。增补选党支部委员是在原党支部成员的基础上进行的增补。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视为缺额,应予增补选:

1、党支部委员因故调离,或本人辞职;

2、党支部委员离休、退休或患严重疾病不能履行职务的;

3、党支部委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的;

4、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因故调离,而本届党支部委员会任期未满,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党组织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任命新的书记或副书记。

二、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主要程序

(一)补选前准备工作

1、呈报补选请示。党支部委员会增补选支委应征得上级党委的同意。党支部如果出现缺额情况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提出增补选意见,待上级党组织同意后,才能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增补选。党支部要将本届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时间;本次增补支委选举的理由;增补选举时间大致安排;增补支部委员的名单;酝酿候选人的方法及选举办法书面向上级党委报告(向上级党委呈报《关于xxx党支部补选支部委员的请示》参考文书附后)。

2、进行选举教育党支部要通过组织生活和必要的会议,对党员进行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_民主集中制的教育;二是开好支部大会指导思想的教育;三是干部政策和干部标准的教育;四是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教育。

仅展示583字,全文共5532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2021年入党申请书写作规范及参考范例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亲自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当向党组织提交书面申请。入党申请书的基本书写格式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标题。居中写“入党申请书”。(2)称谓。即入党申请人对党组织的称呼。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基本写法(附写作范例)

转正申请书,是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时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材料。转正申请书的基本写作格式及主要内容如下:(1)标题。一般居中写“转正申请书”。(2)称谓。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或“敬爱的党支部”。

2021年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1800字

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终身难忘。截至2021年x月x日,我的预备期届满一年,为此我特向党组织郑重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请党组织根据我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讨论通过我由预备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增补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全套资料汇集(9篇)

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投票补选 上级党委批准同意委员候选人名单后,党支部委员会组织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

党务日常工作10个具体问题的权威答复

加入外国国籍、经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曾有党员身份的留学(含公派和自费留学)回国人员,原则上不能恢复党籍,回国后表现好、符合党员条件的可以重新入党。如有特殊理由,认为可以恢复其党籍者,要由县或相当县一级的党委组织部门审查,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批准。

最近上新
2025年全市残联系统工作会议讲话

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此,我代表市残联党组,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残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残疾人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结合全国、全省残联工作会议精神,就做好2025年全市残疾人工作,讲三点意见。

全区警示教育大会讲话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大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刚才,大家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片中的案例触目惊心,令人深思。特别是xx市工业园区xx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训尤为深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专项巡察营商环境工作谈话

全面清理整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收费。2、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违规开展的评比达标活动。依法保障企业自主加入和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的权利。3、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乡镇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经验材料

今年,作为x“三变”改革试点的x之一,x坚持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领,聚焦农村产业致富目标,在x村积极探索建立“五线谱”法,弹响“四项机制”曲,奏出“三变”新乐章。在村注册成立了x个种植专业合作社、x个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奠定了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稳定脱贫攻坚的改革基础,创出了一条“三变”改革助力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组织部长在2025年全市编办主任会议讲话

要对党忠诚老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领悟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和哲理,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机构编制事业发展的要求。要聚焦党的中心工作,以动态调整机构、编制、职责、职数为抓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保与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