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座谈会工作安排部署工作会议讲话(3篇)
篇1
弘扬端午文化精髓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同志们: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这粽叶飘香、龙舟竞渡的时节,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不仅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民俗活动的节日,更是我们传承民族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的重要契机。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就是要深入挖掘端午文化的精髓,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团结一心、奋勇前行。
一、追溯端午渊源,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它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端午文化的重要符号。他心怀祖国和人民,却遭谗言被流放,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他悲愤交加,投江殉国。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他的《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诗篇,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就是要学习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定捍卫。
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赛龙舟,这一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竞技活动,起源于古代人们祭龙祖的仪式。在竞渡过程中,选手们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展现出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而挂艾草、佩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则蕴含着古人驱邪避灾、祈福安康的美好愿望。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是节日的点缀,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它们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情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仅展示700字,全文共679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