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_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了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区创建工作的进展与成效,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2025年8月4日,区人大常委会xx副主任带队,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及相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对我区部分街道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实地考察了xx街道xx社区、xx志愿者站及xx街道xx党群服务站,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区民宗办和相关街道的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成效与实践探索
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调研组认为,我区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特点,积极探索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深化社区阵地建设,打造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家园
基层社区是城市民族工作的根基。我区高度重视社区阵地的建设与功能发挥,致力于为各族群众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在xx街道xx社区,调研组看到,社区通过高效整合党群服务站、社区运营服务中心等物理空间,成功构建了一个多功能、开放式的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重要阵地。该社区作为一个以人才公寓为主的新型居住区,创新性地推行“主理人”自治共治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包括各族居民在内的全体社区成员的参与感与归属感。
社区通过常态化举办各类文化联谊、政策宣讲、生活服务等活动,有效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据有关方面介绍,xx街道整体服务水平近年来持续提升,近两年每年组织的各类社区活动超过百场,服务人群近30万人次,居民满意度稳步提高。在此良好基础上,xx社区的民族团结工作呈现出活跃态势。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社区组织的各类融合性主题活动累计吸引了超过5000人次参与,在多次满意度测评中,居民对社区组织活动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情感,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仅展示843字,全文共425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