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公文写作素材的五招

文秘攻略

写作的功夫,某种程度上体现在用素材上。

因为收集写作素材的目的,是为了写作时用得上,倘若费心费力搞来的素材,正式写作时却不会用,就白忙活了。

这好比一个建造师在盖房子前,花大价钱买最好的建筑材料却不会用,把大梁的钢筋用到楼板上,把地板贴到墙上,甚至连砖块都砌不齐,焉能造出好房子?也好比一个军事家,麾下有雄兵百万却不会调度,那兵再多、再能打,也打不好仗。历史上因用兵失误而打败仗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淝水之战,北宋初年雍熙北伐、明朝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

还有,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死后,诸葛亮先后搞了五次北伐,五次北伐中,第一次把握最大,兵力、将领也最为强盛,但却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在用兵失误上,有史学研究者就认为,这次北伐的最大失误在于诸葛亮不仅错失了“子午谷出兵”的奇谋,还用错了人。

当时,魏延主张从子午谷出奇兵,偷袭长安,一举控制潼关和武关天险,进而拿下关中地区,但诸葛亮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主张出祁山走大路。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看,兵出子午谷与后来邓艾偷袭阴平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诸葛亮敢于冒险,也许历史就被改写了。因为刘备死后,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正旺,加上那时魏文帝曹丕已死,魏国几乎毫无防备,北伐形势一片大好。

在这样的形势下,尽管诸葛亮从祁山进兵,魏军也是一触即溃,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守将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魏国朝廷惊慌失措。可是,谁知道诸葛亮却用错了人,选了马谡为先锋,偏要把营扎在了山上,犯了兵家大忌,进而被魏将张郃打得大败,只留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历史悲剧。

仅展示665字,全文共2790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公文写作素材加工技巧

前日发的文章连续被删,我积极想办法解决,但始终发不出来,我深感困惑,也深表遗憾。困惑的是,我的公众号是个非常纯粹的号,在这里,你见不到半点广告,更没有任何营销,完全出于情怀无私分享,我的文章都秉持客观公正的精神,力求弘扬正能量,以求帮助写作之路上的广大朋友。

写好年终工作总结的六个锦囊(“词+句+模板”素材)

我们写工作总结,往往要对前一段工作进行全面、审慎地回顾,即对前一段工作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和实施领导的情况进行审视。所谓扣政策,具体地讲,一是有无违法、违背中央指示精神、违背客观规律、侵犯群众利益的行政行为被作为经验在总结;二是理论上的提法是否符合党报党刊中的舆论导向和最新提法;三是引用的政策法规是否得当。

如何用分类思维管好素材?

倘若你只懂找材料,不懂管材料,那么,时间一久、材料一多,问题就来了,写时要么忘了曾经“有”过,要么压根儿不知存到了哪里,叫啥名,只能凭感觉在素材库里“翻箱倒柜”,像在大海里捞针,结果呢?不一定“淘”到,翻个三五遍仍不见踪影,心里的焦虑感便油然而生。

公文写作入门技巧:“寻宝”素材富矿有“五招”

本文提炼出素材选用“五招”,助力公文新手“沙里淘金”。然而,不“厚积”则无以“薄发”。媒体“聚光灯”下的典型事例、经验做法,往往是最鲜活、最生动的工作实践。

最近上新
团市委深入贯彻__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评估报告

系统梳理成效、直面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方向,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市共青团系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以优良作风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深入贯彻__精神学习教育心得体会(2篇)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将“严”的基调、“实”的作风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自觉强党性正作风守纪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审计力量。

全区学习教育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情况作汇报

秉持严实标准,精准施策、全面对照、立行立改、标本兼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下大力气纠治各类顽瘴痼疾,以整改整治的扎实成效,推动学习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贯彻落实__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工作成效经验交流材料(3篇)

在此基础上,我院聚焦“靶向施治、建章立制、服务群众、警示教育”四个关键环节,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为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

违反__精神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总结(2篇)

制定印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自查自纠与集中整治相结合,聚焦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