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制度流程基础知识(附会议记录模板5份)

基础党建

“三会一课”是指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和党课。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和党小组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组织党员上一次党课。

“三会一课”应当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主题和具体方式,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

一、支部党员大会

1.支部党员大会的性质

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由全体党员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

2.党支部党员大会的职权

(1)听取和审查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2)按照规定开展党支部选举工作,推荐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3)讨论和表决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延长预备期或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4)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表扬、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

(5)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二、支委会会议

1.支部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

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召开,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作出决定等。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可进行。重要事项提交党员大会决定前,一般应当经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

2.支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

(1)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部署、支部大会决议和本支部重要工作的安排及落实措施。

(2)研究加强党支部及支部班子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研究党员日常管理、教育和发展党员等工作。

仅展示602字,全文共4539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2023年3月“三会一课”主题方案参考

本月将学习二十届二中全会、全国“两会”作为重点,一是深刻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拥护和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安排;二是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雷锋活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重点,做好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三是组织召开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党员。

创新赋能“三会一课”做法经验交流

党支部丰富“三会一课”形式和内容的安排和部署,立足我局工作实际,坚持实处着力、创新求活,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切入点,积极营造党内政治生活新常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23年2月份“三会一课”参考主题与内容(3篇)

支部委员要带头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就精神主旨开展讨论,统一思想认识,抓住核心要义,结合单位实际明确贯彻落实的重点,提出本单位贯彻落实的方案。第一议题学习中应有意识安排讨论环节,发言内容至少包含三方面。

2022年12月“三会一课”方案参考主题建议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宣传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是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增补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全套资料汇集(9篇)

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投票补选 上级党委批准同意委员候选人名单后,党支部委员会组织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

最近上新
2025年全市残联系统工作会议讲话

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此,我代表市残联党组,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残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残疾人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结合全国、全省残联工作会议精神,就做好2025年全市残疾人工作,讲三点意见。

全区警示教育大会讲话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大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刚才,大家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片中的案例触目惊心,令人深思。特别是xx市工业园区xx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训尤为深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专项巡察营商环境工作谈话

全面清理整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收费。2、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违规开展的评比达标活动。依法保障企业自主加入和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的权利。3、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乡镇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经验材料

今年,作为x“三变”改革试点的x之一,x坚持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领,聚焦农村产业致富目标,在x村积极探索建立“五线谱”法,弹响“四项机制”曲,奏出“三变”新乐章。在村注册成立了x个种植专业合作社、x个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奠定了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稳定脱贫攻坚的改革基础,创出了一条“三变”改革助力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组织部长在2025年全市编办主任会议讲话

要对党忠诚老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领悟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和哲理,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机构编制事业发展的要求。要聚焦党的中心工作,以动态调整机构、编制、职责、职数为抓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保与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