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公德授课讲稿:德昭天下照亮心灵
很荣幸能在此为大家探讨“四德”教育的第一课社会公德,我认为守护公德不是做给人看的,更不是有利可图,而是出自内心的道德戒律,对个人、家庭都十分重要,前段时间我看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平凡英雄》,为了救助一名6岁的小男孩,各行各业齐心协力,相互帮扶,完成了1400余公里,8小时的生命跨越,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社会公德。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理解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谈一谈为何崇“德”
__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中华民族历来强调“立德修身”,古人讲“德者,国之基也,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德,是国之大体、民之大义。立德,不仅是成才立业之本,更是治国安邦之道。
(一)人无德不立。今天,我们评价学生,叫品学兼优,评价知识分子,叫道德文章,评价艺术家,叫德艺双馨,评价干部,叫德才兼备,无一不把德行放在首位。厚德之人,积德虽无人见,然行善必有天知;失德之人,积恶虽无立显,但行恶必有灾殃。就像《红楼梦》里王熙凤,本是大观园中能力最强的,但为人处世太精明,以至于生前无限风光,死后草席裹身。这就是“失德”的结局。
(二)家无德不兴。__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调研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__就有良好的家风,_五六岁时,母亲齐心背着他给他买讲岳飞故事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母亲就给_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_问“把字刺上去,多疼啊!”他母亲讲“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_从那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正是家庭的德育,塑造了_的家国情怀,也成他修身齐家治国理政的信念源泉。
仅展示717字,全文共50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