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字材料写作岗前培训讲稿

文秘攻略

根据领导指示和岗前培训实施计划安排,要我讲一讲怎样撰写基层文字材料。今天,我结合自己写作经历和思考,同大家作个交流。

一、讲一讲文字材料定义及分类

关于文字材料,我查阅近些年出版的一些写作书籍,没有看到它的定义,国家权威辞书《辞海》《汉语大词典》《新华词典》,均没有“文字材料”这个词条。那么文字材料究竟是什么呢?用“顾名思义”的方法来解释,文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材料,《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可供参考的事实”“提供著作内容的事物”。把它们连贯起来理解,那么文字材料就是以文字形式表达的供学习、研究、写作等使用的资料。它是作者对相关素材进行精心加工提炼,形成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文字组合。它不是简单的文字排列,而是思想的物化,是经过梳理和雕琢的作品。对于基层来讲,常用的文字材料主要有4种: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对照检查、演讲稿。下面,我针对这4种文字材料,逐一给大家进行讲解。

二、讲一讲基层常用文字材料写法

(一)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用来回顾和检查过去一定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状况,成绩与经验,缺点和教训的一种文体;一般由标题、导语、主要工作和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经验和体会、今后打算6个部分组成。

1.标题。完整的标题,应该由总结单位的名称、时间和内容组成。总结的导语,是对整个总结的高度浓缩,是对总体工作形势作出的高度概括和基本估价。

2.导语。导语的文字不能多写,要提纲挈领,快速入题。写作要求是:①概括性要强;②说明要清楚;③层次要分明;④文字要精炼;⑤用语要恰当。

仅展示644字,全文共5401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应用文写作中的“信”“达”“雅”

应用文写作对语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平实和简明,二是要典雅。平实大约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信”,就是要表达出事物的真实面目或本质,不务虚言;而简明则相当于古人所说的“达”,要求写文章词句达意、通顺而明白即可;典雅则大致相当于古人所说的“雅”。

写材料如何思考?只有想到,才能写到

我一直主张,想写好文稿一定要注重思维训练,因为写作最终是思维的较量,倘若你不会思考或思维方式不对,实际写将起来是非常吃力的。于是,朋友们经常问到我写作思维的训练问题。为了给大家思维的启发,我在线下讲《公文写作的十大思维方式》,同时也在公众号里做一些探讨。

机关干部如何快速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写作是一项精细科学的脑力劳动。它包含了许多层次的内容,不是主观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而必须经过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才能做好,这也正是大家感到材料难写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任何形式的写作都是主观对于客观的一种认知探索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永远是主体。

资深笔杆子分享:材料标题就得这样拟

工作报告的写作,还有总结性材料的写作,实际上包含着与层次标题拟写相反的过程,即层次标题的展开。层次标题的拟写是对材料进行概括、归纳的过程,即:分析材料→归纳材料→提炼标题(笔者曾在《应用写作》2014年第6期撰文谈到这个问题)。

浅谈机关文稿写作的基础

机关文字工作者与自己服务的对象即单位的领导人相比,无论人生阅历、从政经验、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人脉关系、信息量等都没有什么优势,为什么领导人还愿意采纳机关文字工作者起草的文稿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机关文稿写作的基础进行一番分析。

最近上新
公司党委对照“五个进一步到位”查摆问题台账(20条,5800字)

既开展“文风会风治理”又搞“基层减负行动”和“整治违规吃喝专项活动”,三项工作因缺乏统筹衔接,出现报表重复填报、检查交叉重叠等问题,反而增加了基层负担,反映出对自我革命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

团市委深入贯彻__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评估报告

系统梳理成效、直面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方向,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市共青团系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以优良作风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深入贯彻__精神学习教育心得体会(2篇)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将“严”的基调、“实”的作风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自觉强党性正作风守纪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审计力量。

全区学习教育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情况作汇报

秉持严实标准,精准施策、全面对照、立行立改、标本兼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下大力气纠治各类顽瘴痼疾,以整改整治的扎实成效,推动学习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贯彻落实__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工作成效经验交流材料(3篇)

在此基础上,我院聚焦“靶向施治、建章立制、服务群众、警示教育”四个关键环节,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为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